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海研所第一党支部:党建引领科技兴渔 深耕“绿色养殖”助农惠企
——2025年上半年“科技向党 绿色养殖”品牌建设纪实

编辑:吕凌霄来源:党务与人事科、第一党支部阅读次数发布时间:2025-08-27

今年以来,海研所第一党支部紧扣双建争先工程要求,以深化科技向党 绿色养殖党建品牌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服务民生主线,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水产种质创新、苗种繁育推广、技术帮扶服务等业务全链条,在推动海水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党建红海洋蓝交相辉映的特色路径。

党建领航,筑牢种业振兴根基

支部始终以党建领航为根本遵循,以组织塑形强根基,以发展赋能促实效种业振兴国家战略作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核心阵地。今年以来,支部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苗种繁育团队,聚焦海水鱼种质资源创新,集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横带髭鲷规模化繁育技术瓶颈,累计培育幼鱼30余万尾;成功培育黄姑鱼、条石鲷、褐菖鲉等高价值苗种,其中平均体长4cm黄姑鱼苗种90万尾、平均体长2cm条石鲷苗种80万尾。

支部将成果转化作为检验党建成效的试金石,通过实施曼氏无针乌贼、褐菖鲉、梭子蟹等增殖放流项目,累计放流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6000余万粒、褐菖鲉35万余尾、三疣梭子蟹仔蟹1700万尾,用实际行动守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蓝色粮仓建设夯实种质基础。

科技下乡,架起助农惠企桥梁​​

苗种好不好,养殖户说了算;技术管不管用,田间地头见真章。支部党员技术团队始终把服务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半年累计向舟山、宁波、温州、青岛等地13家养殖企业推广横带髭鲷、褐菖鲉、黄姑鱼等优质苗种57.9万尾,并配套一对一技术指导。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差异化需求,团队打出精准服务牌:在温州南麂岛等海岛地区,为养殖户提供高价值的的赤点石斑鱼、横带髭鲷苗种;重点推广抗病性强的褐菖鲉、市场效益高的黄姑鱼全雌1;在舟山市普陀区优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企业,通过免费苗种+技术跟踪组合,助力养殖户实现每亩增收30%”的预期目标。

此外,团队还通过建立党员联系卡机制,确保养殖户遇到苗种适应、病害防治等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对口党员专家,真正把服务送到最后一公里

技术护航,激活产业升级动能​​

党建品牌的生命力,根植于以技术为内核的可持续服务能力。支部紧扣技术护航核心导向,以服务融合为实践抓手,组建党员科技特派员队伍,常态化开展养殖企业走访月活动,深入一线送技术指导、解生产难题,推动技术服务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切实将党建引领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激活产业升级的强劲动能。

上半年累计为养殖户提供多元化技术支持——在舟山六横、桃花等岛屿,向登步岛、奉化等地养殖户发放梭子蟹防残隐蔽物3万余只,推动隐蔽物防残养殖模式新增400亩;在六横小北港建立日本对虾春季大规格苗种培育示范基地,培育大规格苗种300余万尾,同步推广梭子蟹主养塘轮养日本对虾新模式,新增推广面积1000余亩;为宁波、东营养殖户开展虾蟹健康养殖技术培训2次,覆盖110余名从业者;向舟山市涛兴水产养殖专业化合作社、奉化阿岳水产养殖场提供三疣梭子蟹优质人工二次抱卵蟹120只,从源头提升养殖效益。

同时,支部聚焦病害防治这一养殖户急难愁盼问题,上半年累计为舟山市11家苗种企业出具大黄鱼、梭子蟹等增殖放流苗种病害检疫报告27份,检测南美白对虾、大黄鱼等病害样本53批次,及时提出处置建议;针对洞头大黄鱼养殖企业,开展苗种病害检疫和现场检测10批次,对黄鱼岛集团出现的锥体虫、内脏白点病进行药物防控技术跟踪指导,培训技术人员15人次;在台州大陈岛、宁波象山举办大黄鱼锥体虫病害诊断防控培训2期,现场教学临床解剖、快检试剂条应用等技术,覆盖55人次。

此外,支部选派省级海水养殖团队科技特派员13人、企业科技特派员2人、科技副总1人,累计开展各类技术指导交流15批次,将红色技术管家服务送到养殖塘边。

生态优先,守护绿色发展底线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支部始终牢记守护海洋生态的初心。今年65日增殖放流仪式上,支部将上半年救助的15只中华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只玳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放归大海,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从实验室里的种质攻关,到养殖塘边的技术指导;从免费苗种的精准投放,到病害防控的贴心服务;从党建品牌的深度打造,到生态保护的自觉担当——海研所第一党支部正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让科研成果真正成为养殖户的增收剂、产业的助推器、生态的守护者

未来,支部将持续深化科技向党 绿色养殖品牌建设,进一步发挥两个作用,以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更精准的助渔服务,为我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贡献更多红色力量